收到客户的询盘对外贸人来说是件令人兴奋的事,但我们要明白,客户群发的询盘或RFQ往往会收到多家同行的报价。
面对几十甚至上百个报价,客户不可能逐一回复,这就导致了报价后已读不回的现象频发。
这种情况究竟该如何有效解决呢?这篇文章带你找到提高回复率的关键!
1. 识别低质量询盘
并不是所有询盘都是高质量的,有些客户的目标只是比价、套价或市场调研,因此报价后杳无音信。这类客户通常具备以下特征:
(1)询盘简单、模糊:只问价格,没有具体数量、规格、使用需求等细节,内容只有一句,如“Send me your best price”或“Give me your quotation”。
(2)广撒网式询价:一次性询价多个产品型号、品类,看似采购意向强,但不谈采购时间、数量。这种行为,往往是为了市场调研或套价。
(3)多次询价从不下单:几个月内多次找你报价,每次都要求最新价格,但从不讨论付款方式、交货期、物流等细节,这种的大概率是同行套价。
针对这类客户,你可以设置合理的跟进次数上限,跟进无果,减少主动跟进频率,标记为“低优先级”,将精力集中在真正有可能成交的客户身上。
2. 掌握最佳沟通时机
我们和国外客户大多有时差,有时做不到立即回复。当你报价时,他们可能正在开会、出差、参展,或者休假,即便客户看到了报价,当下也无暇处理。
因此,报价前后,需要留意客户所在国家的时差、节假日、行业展会等,避免在客户繁忙或休假期间跟进,比如现在正值斋月,穆斯林客户的回复率就会有所下降。
另外,针对和中国时差超过10小时的客户,可以利用邮箱定时功能,让客户在上班的第一时间看到邮件。大部分客户会在上班后3小时内处理邮件,这样更容易被回复。
下面是全球主要国家的上班时间(对应北京时间)安排:
3. 调整跟进节奏与渠道
如果在报价后长时间没有跟进,或跟进方式过于单一(只依赖邮件),客户可能会忘记你。
因此,合理的跟进节奏和多渠道的跟进方式(如电话、WhatsApp、LinkedIn等)将提高客户的回复率。
(1)报价后48小时内:发第一封跟进信,目的是刷存在感:“Hi [客户名], I hope you’re doing well! I sent over a quotation on [date] and wanted to check if you had any questions.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thoughts! ”。
(2)报价后3-5天:发第二封跟进邮件,重点是补充价值,可以附上公司样品间和工厂车间照,展示公司实力,增强客户信任。
(3)报价后一周:若无回应,发第三封邮件,给客户制造紧迫感:“Because of the recent price increase of raw materials, our quotation will be adjusted in xx future.”,有时客户不回是因为不急,你得让他感受到有风险。
(4)报价后10天:若前三封仍无回复,合理搭配WhatsApp、LinkedIn、电话,组合出击。
📌LinkedIn私信:直接发个消息,“Hi, I sent you an email regarding [产品/报价]. Just wondering if you got it?”
📌WhatsApp/Skype加人:简洁礼貌地说明来意,不要直接发报价。
📌电话沟通:重点客户可以直接打电话,但要提前了解更多信息,比如当时的物流价格、客户采购这个产品的具体情况等,电话里表现你对客户市场的了解,能提高通话的有效性。
(5)长期维护:定期刷存在感真的很重要,你可以经常给客户发节日问候,推荐新产品,点赞、评论社媒动态等,保持联系。这样当他供应链出现问题时,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你了。
4. 找准采购周期
客户的询盘有时只是工作安排的一部分,或者时间上并不急。很多客户提前半年甚至一年就开始了解市场或价格,但并没有立即购买的打算。
所以,了解客户的采购周期是应对非采购期客户的关键。
通过分析客户的采购记录,你可以掌握他的采购周期,并在合适的时间(如半年或一年后)再次发送更新的报价或产品信息,此时的回复率便会有所提高。
至于采购周期如何判断?通过苏维智搜海关数据一查便知!
另外,非采购期不代表不需要跟进,你可以定期向客户推送行业动态、市场趋势、产品更新等信息,保持客户关注。
但要注意,非采购期的客户不会急于回复报价,避免频繁催促。
5. 了解客户性质
不同类型的客户因需求不同,对报价的关注点也有所差异。
如果你的报价没有涉及到他们真正关心的,可能就不会回复。因此,你需要在后续的跟进中及时补充相关信息:
(1)批发商:对价格敏感,尤其是大宗采购,确认他们是否对价格、数量等细节有疑问,可以适当提供折扣或优惠。
(2)分销商:关注长期合作和售后,跟进时强调这两点增加他们的兴趣。
(3)零售商:以小批量采购为主,要突出交货期和价格优势,提高他们的竞争力。
(4)制造商:供应链稳定,明确你的产品如何提高质量或降低成本,并在后续跟进中提供技术支持或产品优化方案,展示你和其他供应商的差异。
(5)经销商:关注利润空间,了解他的利润需求,灵活调整价格或提供更具吸引力的条件。
(6)OEM客户:对定制需求较高,根据客户需求调整报价,确保产品规格、定制要求和交货期等符合客户要求。
6. 监控客户供应链
如果客户已经找到更符合需求的供应商,或有长期合作的供应商,在收到多个报价后可能直接下单,而不再回复其他报价。
所以,当你无论怎么跟进,客户始终不回复的时候,要做好客户已经把单下给其他供应商的准备。
如何验证?
通过苏维智搜贸易伙伴分析,你可以时刻监控客户新增、流失、保持供应商情况。
如果在询盘日期后,客户供应链有新增,说明订单已被同行拿下。你可以分析该供应商,找到他吸引客户的关键(如价格、交期、产品质量或服务等)。
如果该同行具备你没有的优势,你可以思考如何优化自己的报价、服务或产品,以提升竞争力;如果你的产品或服务有独特价值,可以在未来的报价和营销中更突出这一点。
即便这次没有达成合作,也不要放弃。在客户供应商有流失时,你可以将优化好的报价、产品再次发送给客户,此时切入,更加合适。
如果你想提升客户回复率,了解客户采购周期、监控客户供应链等,不妨试试苏维智搜。它能帮你精准找到客户、分析客户、跟进客户,让你事半功倍。
扫描下方二维码
即刻体验查询
提升客户回复率